Arthur C. Danto, The Transfiguration of the Commonplace: A Philosophy of Art,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,1981
亞瑟•丹托,《尋常物的嬗變:一種關於藝術的哲學》,陳岸瑛譯,江蘇人民出版社,2012年1月

對於很多對當代藝術,或是從波普藝術以來的藝術,都不敢興趣的人來說,最大問題點莫過於,面對某些藝術品,無法判斷或認定該物作為藝術品的身分,因為存在對該物定義根本性的質疑,審美活動便無法建立,審美經驗也就不存在。解決的這個問題最簡單的方式,不是拼命地從美學的角度去說明如何欣賞該藝術品,而是從根本點上去解決觀者的疑惑,也就是對於藝術品的定義───為什麼藝術家在畫布上隨意潑灑的顏料是藝術品,而他兒子潑灑的就不是,即便在這兩者對他而言從外觀上看來,不具有太大的可分辨性。

近現代以來,有許多將藝術品定義為藝術品的理論能針對這一情況做詮釋,這一類的當代藝術理論亦有眾多分支,但我更樂意推薦的,就是這本由丹托撰寫的代表性著作:《尋常物的嬗變》。

201536165350.jpg亞瑟.C.丹托(ArthurC.Danto)生於1924年,美國著名哲學家、藝術批評家。曾任美國哲學學會主席,哥倫比亞大學教授。從1984年開始一直擔任有一百多年歷史的《國家》雜誌的藝術批評撰稿人。著有《藝術的終結》、《藝術終結之後》、《美的濫用》等。上世紀90年代,美國著名學者卡羅爾(Noël Carroll)曾中肯地評價說“亞瑟•丹托有關藝術哲學的著作,在20世紀後半葉產生著持續不斷的影響”(1995年)。時至今日,丹托仍然是國際藝評界和美學界最引人矚目的人物。

杜尚:《泉》,30.5厘米x 38.1 厘米x 45.7厘米,陶瓷便器,1917(1950 年复制品),2012 年摄于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 .jpg

這本《尋常物的嬗變》是他對尋常物為何能成為藝術品的辨析。兩件看似相同的東西,為何一件是藝術品,而另一件不是?比如杜尚的《泉》,和一般的小便鬥。藝術與實物、純然之物(mere thing) 或外型相似的副本,究竟有何區別,藝術是否仍然有其邊界。美國哲學家喬治•迪基(George Dickie)以“藝術慣例論”從外部來定義藝術,維特根斯坦主義者如莫里斯•魏茨(Morris Weitz)和肯尼克(William Kennick)等人因為從物質性入手,主張藝術不可定義,但丹托有不同的見解。

對於不想讀完整本書的讀者,可以唯讀譯者陳岸瑛教授的[譯者序],陳教授很好的作了整本書的整理與總結,他寫道

“答案是:藝術品與其尋常世界中的副本的區別,並不在於物理屬性,而在於它們各自所處的關係

無論是藝術品和非藝術品的區別,還是藝術品與藝術品之間的區別,都不必然在其可感知、可分辨的物理屬性方面

…在丹托看來,使某物成為藝術品的“關係”,多半是歷史性的。

…丹托指出,杜尚或沃霍爾的作品所關於的,不是以往藝術所關係到的那些形形色色的內容,而恰好就是關聯式結構本身。藝術發展到這一步,就成為了關於藝術的哲學,在黑格爾的意義上,藝術史便走向了盡頭。”

書中有許多清楚的實例,例如:

“有一個小孩,他的叔叔全都是中年白種人,但他的祖母現在決定嫁給一個中國人,她和這個中國人生了一個的孩子,現在把這個東方面孔的小嬰兒送到那個小孩面前,告訴他這是他的叔叔,情況會怎麼樣?很顯然,叔叔之為叔叔,不是由可見的屬性決定的,而是由一系列家族關係決定的。”

由於這本著作是從他的[藝術世界]理論而來,可以簡單的下一個結論:

  1. 藝術是藝術世界的產物,脫離藝術世界的認同,任何東西都不能成為藝術品。
  2. 只有在藝術世界認同下的藝術家才能生產藝術品。
  3. 藝術家的意圖是他的創造物是否為藝術品,或是藝術品層次的高低的關鍵。

這本著作以標準的哲學語言撰寫,書中對再現、表現、模仿論、詮釋、藝術與哲學的關係、藝術品與美學的關係都有討論,等適合反復閱讀思考,並開放與之辯論。從《尋常物的嬗變》入手,不蒂是開啟對當代藝術哲學理解的大門,更能以此為基礎,進入《藝術的終結》的討論,雖然,套句書中的話,藝術哲學與藝術活動實際上是平行的,不過,對當代藝術理論的涉略,絕對是有助於理解當代藝術的。